梁江川副院长主持会议
为切实做好2026年度国家级课题申报工作,助力教师精准把握申报要点,9月28日,地理与环境经济学院与文化旅游学院联合举办国家级课题申报交流会。会议特邀地理与环境经济学院张亦汉教授、文化旅游学院于霞副教授、黄凯洁博士、杨继荣博士四位近年成功获批国家级项目的专家进行经验分享。文化旅游学院梁江川副院长主持会议,李星院长、地理与环境经济学院吴艳艳副院长以及两院拟申报课题的教师共同参与。
张亦汉教授分享国家自科面上项目申报经验
交流会聚焦国家级课题申报全流程,围绕政策解读、案例剖析与实操指导三个维度展开,系统回应教师在选题设计、材料撰写与申报策略中的共性难点。
于霞副教授分享国家社科面上项目申报感悟
在专家分享环节,张亦汉教授近年国家级课题申报政策新动向切入,深入阐释了课题设计的前后逻辑衔接、研究目标与背景意义的呼应关系,并强调研究基础与可行性的具体呈现方式,为教师厘清申报主线。于霞副教授以课题申报的“道”与“术”为主题,提出研究者应持续追踪学术前沿,善用人工智能工具提升科研效能,鼓励通过“多写、多报、多总结”不断提升申报能力。黄凯洁博士聚焦选题定位与申报策略,强调延续性研究积累的重要性,系统梳理了申报流程关键节点与材料准备要点。杨继荣博士结合个人申报实践,提出选题应紧扣社会现实需求并立足研究基础,在内容撰写中注重逻辑、层次性与简洁性,善用图表等可视化工具提升材料质量,并提前开展预研究夯实课题依据。
黄凯洁博士分享国家自科面上项目申报经验
在互动环节,参会教师围绕选题优化、技术路线设计、成果呈现方式等问题与专家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反馈积极。两院领导表示,后续将建立常态化支持机制,通过共享申报资源、组织专家评议、协同材料打磨等方式,持续助力教师提升申报质量。与会教师普遍认为,本次交流会内容详实、指导精准,有效增强了申报信心,将为2026年度国家级课题申报做好充分准备。
杨继荣博士分享国家自科青年项目申报感悟
图/文:谭利萍 初审:蔡海珊 复审:吴艳艳 终审:陈莎莉 肖荣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