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广东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地理与环境经济学院“福来运转”实践团在指导教师梁小薇和刘艳艳的带领下赴传统客家村落--叶塘镇彭陂村进行调研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绿美庭院和经济发展为抓手,旨在推动叶塘镇彭陂村庭院经济与和美乡村建设的融合发展,探索客家文化、庭院建设与生态经济的多元路径,打造“绿美庭院”品牌,助其成为粤东地区乡村振兴的典范。
“福来运转”实践团前往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县叶塘镇彭陂村进行活动。在出发前,实践团通过《兴宁市叶塘镇彭陂村村庄规划(2024-2035)》等资料了解该村的发展定位、格局、建设空间安排等。实践团首先与当地团委建立联系,研讨相关需求和相应挑战等,同时团队通过开展座谈会、实地走访调研等工作,推动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风雨无阻,实践团前往了叶塘镇彭陂村,实践团与叶塘镇妇联工作人员及彭陂村支部书记进行讨论交流,获悉目前绿美庭院已进行三批相关建设和评比,彭陂村符合条件的农户中有8户完成改造。团队也得知“绿美庭院”建设中采取村民自筹、党员带头模式,其中肖为民作为村委副主任在建设绿美庭院中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美中不足的是部分农户仍存在条件及意愿的限制、连片景观建设受资金和布局制约等问题,实践团建议构建资源整合+路径探索双轮驱动机制,以系统思维推进小庭院特色发展,同时制定解剖麻雀式深度调研方案,重点破解风貌提升中的共性难题。
会后,为了更好了解绿美庭院建设情况和发展特点,团队决定通过实地走访与当地农户深入访谈交流。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一批农户家庭庭院中乔木、花草错落有致、邻里相处融洽,实现了庭院美、家风美和生活美的有效统一;同时在与农户的交谈和观察中发现,部分农户存在资金不足、庭院条件受限和覆盖困难等问题。团队内结合调研实践成果,认为可以通过企业帮扶、乡贤带动、社会组织参与、培训评选等机制发挥更大作用去为绿美庭院建设注入更多活力,进而推动更长效发展。
实践团还通过对彭陂村鱼塘和绿植种植区等示范区的调研,进一步总结了生态融合发展模式经验;团队也前往了该村正在建设的乡村精品旅游路线,在行进和了解中,一幅绿美庭院+家风建设+和美乡村一体化发展的美好图景正在团队成员心中徐徐升起。
团队接下来将以彭陂村调研实践为基础,不断深化绿美庭院经济与和美乡村建设的相关研究,探索庭院经济与生态、文化融合的新路径,利用数字化的方式,积极完善相关成果的不断改进,为乡村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通讯员:密静强;审核:张政彪、甘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