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数字乡村建设,地理与环境经济学院法筑兴径实践团与兴宁市径南镇政府成功结对,在指导教师李丹的带领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深入了解数字乡村治理模式的重要典范——陂蓬模式,进而探索如何进一步深化提升、推动陂蓬模式建成落地。
7 月 11 日下午,团队抵达陂蓬村,专访村委书记陈焕新。陈焕新向队员详细介绍了陂蓬模式 1.0 与 2.0 发展概况,双方围绕本次突击队预期目标展开研讨,提出陂蓬模式 3.0 将在现有基础上深化 “互联网 + 法律服务”、“互联网 + 政务” 等模块,重点推进 AI 技术引进与数字化农业。研讨过程中,围绕AI与乡村振兴各关键环节的融合路径,以及数字化农业在实践中的具体发展模式展开深入交流,为陂蓬模式3.0的规划注入多元视角与创新思路。
随后,团队前往智慧法律服务平台开展实地调研。调研发现,陂蓬村通过引入 “法通小博士” 系统,已成功实现法律服务的数字化转型。该平台可向村民提供全天候在线法律咨询、远程纠纷调解等服务,有效提升了法律服务的可及性与纠纷化解效率。
陂蓬村在陈焕新带领下,以百香果、花生、灵芝等特色农业为抓手,通过网络直播与农村电商平台拓宽销路,助农增收促乡村振兴。
在村内实地调研时陈焕新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陂蓬村始终秉持 “公廉尊管干” 的 “五字方针”,并有效运用党建信息平台、农产品出村进城平台、农村政务平台、医疗健康平台及智能村居法律服务平台 “五个数字平台” 推进乡村治理与服务升级。此外,他还提及去年规划修建的景观小瀑布目前已顺利竣工,同时表示计划在陂蓬村制高点打造景观台,以助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
通过此次调研,团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数字化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民生问题等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后续团队将结合本次实地调研的情况和村干部们的发展诉求,结合自身专业,在指导老师的指引下,制定科学、可行的陂蓬模式改造规划,助力陂蓬村在智慧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路上稳步前行。(通讯员:密静强;审核:张政彪、甘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