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述
肖荣波,博士,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环境经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肖荣波长期从事生态评价与生态规划、生态环境遥感、生态修复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省重点研发项目、生态环境部重点项目等30余项,共计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SCI论文35篇,出版专著3部。
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环保部科学技术一、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环境保护一等奖、国家优秀咨询一等奖等,获得国家、省级优秀规划设计奖10余项,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科学家奖等荣誉。
主持或参与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广东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珠三角生态环境遥感调查与评估、广东省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广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等项目,推动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发展。
目前担任中国生态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分会委员、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专家委员、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自然保护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主任等。
二、 基本信息
学历:博士 专业:生态学 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环境经济学院
电 话:020 84096719
E-mail: ecoxiaorb@163.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仑头路21号尚学楼908 邮编:510320
三、 工作经历
u 2024/12-至今, 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环境经济学院,院长
u 2018/10 – 2024/11,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百人计划”特聘教授、博导
u 2016/08 – 2018/10,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u 2011/07 – 2016/08,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低碳与生态研究中心主任,生态环境与土壤修复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u 2006/07 – 2011/07,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四、 教育经历
u 2003/09 – 2006/07,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区域与城市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
u 2000/09 – 2003/07,华中农业大学 园艺林学学院,硕士
u 1996/09 – 2000/07,华中农业大学 园艺林学学院,学士
五、 研究领域
u 区域生态评价与规划:参与开创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与技术导则制定,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完成北京、海南、甘肃、安徽等地区生态功能区划,主持完成广东省、珠三角生态环境十年遥感调查。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生态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法体系,牵头策划和推动了珠三角绿道规划。先后主持广州、顺德等低碳生态规划超过20项,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城市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
u 生态格局-过程-效应: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统计模型分析等技术方法,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格局定量化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格局与典型过程和功能的定量关系。阐明城市、居住区、绿地、湿地等多元对象的碳排放特征,率先开发出我国城市规划碳排放模型。创新研发生态声纹监测、致敏植物扩散模拟与风险评估技术等。
u 生态修复与治理:主持广东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广东土十条、广东土壤污染详查、广州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办法,开展全省污染场地环境风险筛选值、污染场地修复环境监理、验收评估以及分类分级技术规程研究,构建和完善区域土壤污染防治管理和技术体系。重点研究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方法,农田污染土壤修复适宜技术开发、Cr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等。
六、 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近年来,承担国家、省部级等科研课题20多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科技支撑课题4项、广东省重大研究课题2项、环保部重点课题2项等。
1.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414050001597,基于可解释性机器学习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多尺度定量解析,2024/01-2026/12,主持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F1303104,城市社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服务功能智慧监测技术,2022/09-2026/08,课题负责人
3.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20B1111370001,基于区块链与大数据的城市土壤污染智能管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2021/01-2023/12,课题题负责人
4. 广东省地方标准:重金属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在研,主持
5.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9B110207001,有色金属矿冶区重金属污染源头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2019/01-2023/12,课题负责人
6. 广东省林业局重点项目,广东省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及试点,2023/01-2023/12,主持
7. 广东省农业厅重点项目,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边界核实技术支撑项目,2020-01至2020-12,主持
8.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重点项目,广东省建立健全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及风险管控制度、技术规范、从业单位质量管理,2019/12-2021/6,主持
9.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重点项目,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权益内涵及其工作体系研究,2019/01-2019/12,主持
10. 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地下水有机污染原位化学氧化与redox调控联合修复技术研发与示范(2016B020240008),2016/01-2018/12,主持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城市绿地碳源汇特征与管理调控研究(31470703)2015/01-2018/12,91万,结题,主持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居住区规划碳足迹评估方法与实证研究(41201601),2012/01-2015/12,主持
13. 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土壤污染防治修复装备研发能力建设,2017/01-2018/12,主持
14. 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广东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2016/12-2020/12,主持
15. 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广东省重点土壤污染地区环境调查与污染治理修复规划,2016/08-2018/12,主持
16.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城市热环境模拟与评价关键技术开发及集成(2012BAC13B01),2012/01-2015/12,课题负责人
17.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社区低碳规划设计与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2012BAC13B04),2012/01-2015/12,课题负责人
18.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碳排放交易支撑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C20B00),2012/01-2015/12,课题负责人
19. 环保部重点项目:珠三角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遥感调查与评价,2012/01-2014/12,主持
20. 环保部重点项目:广东省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遥感调查与评价,2012/01-2015/12,主持
21. 广东省省低碳技术创新与示范重大科技专项:广州海珠生态城低碳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A010800011),2012/01-2014/12,课题负责人
七、 承担的主要环境规划与管理
参与开创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承担广东省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土壤污染防治政策标准20余项,主持广州、顺德等低碳生态规划超过20项,具有较强的行业影响力。
1.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011
2. 广东省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2022
3. 广东省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联动监管,2020
4. 广东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管理,2020
5. 广东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现场环境信息公开与标识指南,2020
6. 广东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及效果评估报告技术审查要点,2020
7. 东莞市土地再开发利用疑似污染地块后督察服务项目,2019
8.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权益内涵及其工作体系研究,2019
9. 东江流域对深圳水资源支撑及其环境协同管理对策研究,2019
10. 广东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2018
11. 广东土壤污染防治条例,2017
12. 广东省污染场地环境风险筛选值,2017
13. 广东省污染场地修复环境监理,2017
14. 韶关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全过程技术支撑,2017
15. 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
16. 广州市工业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办法,2015
17. 广州市低碳社区标准与控制性详细规划,2012
18. 广州市生态专项规划,2012
19. 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0),2011
20. 广州市低碳城市规划纲要,2011
21. 广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2008-2020),2008
八、 主要荣誉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环保部科学技术一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环境保护一等奖、国家优秀咨询一等奖各1项,国家、省级优秀规划设计奖10余项,是中国环境科学首届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
1. 国家级:2016年度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排名第1)
2. 国家级: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排名第1)
3. 省部级: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排名第1)
4. 省部级: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排名第1)
5. 省部级:城市公园鸟类生态恢复关键技术集成及应用,2019年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2)
6. 省部级:典型区域工业污染地块风险监管与修复技术及应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8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1)
7. 省部级:2014年度中国环境科学第九届青年科技奖(排名第1)
8. 国家级: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7)
9. 省部级: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009 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7)
10. 厅级:珠三角工业污染地块环境管理与修复技术及应用,2017年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5)
11. 省部级:广东省陆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评估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2018年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1)
12. 厅级:华南地区生态环境演变遥感监测、评估与综合调控,2017年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1)
13. 市级:广州市居住社区碳排放评估方法与模型研究,2016年度广州市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第3)
14. 省部级: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2001-2020年)修编,2012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
15. 国家级:广州市生态专项规划,2013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排名第3)
九、 授权专利
申请专利30余项,授权专利18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国家软件著作权8项。
1. 肖荣波,张海涛,黄飞,江海燕,王鹏,刘千钧. 一种高效治理环境中六价铬污染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发明专利:ZL 2022 1 1329027.6,授权时间:2024
2. 袁海光,金军,曾令伟,黄飞,肖荣波,赵梓霖,杨洁鑫. 一种同步除镉砷高效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发明专利:ZL 2022 1 1238678.4,授权时间:2024
3. 黄飞,茹卫东,袁海光,肖荣波,张韵怡,尹紫萱,罗振涛. 一种隔离子的高效吸附去除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发明专利:ZL 2022 1 1198654.0,授权时间:20231212
4. 黄飞,杨洁鑫,肖荣波,黄海雁,赵梓霖. 一种模拟不同水压下土壤污染物释放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ZL2022 2 3247571.4,授权时间:20230411.
5. 肖荣波,何梦婷,黄飞,王鹏,林亲铁,胡少忠,邹大满,潘利婷. 一种高效治理环境中六价铬污染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发明专利:ZL2021 1 0991278.X, 授权时间:20230704.
6. 肖荣波,李尤,周海燕,龚雪刚,邓一荣,陆海建,李洪伟,初亚飞,刘友青. 一种应用土壤修复过程的螺旋淋洗机. 实用新型: ZL2013 1 0690242.3, 授权时间:20191025
7. 邓一荣,肖荣波,徐志伟,黄柳菁,周健,黄泽宏. 一种原位观测湿地碳排放的静态箱系统. 实用新型:ZL2013 2 0772422.1, 授权时间:20190806.
8. 邓一荣,肖荣波,陆海建,龙涛,尹业新,周海燕,徐敏,祝欣,吕明超,李洪伟,刘丽丽. 一种用于应急探测和注射修复土壤中VOCs的装置. 实用新型: ZL2018 2 1224451.3, 授权时间:20190806
9. 邓一荣,肖荣波. 一种基于高频振动膜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发明专利:ZL2013 1 0690242.3, 授权时间:20150422
10. 邓一荣,陆海建,肖荣波,吕明超,刘丽丽,李洪伟,李韦钰,杨捷,蔡国鑫,苏嘉韵. 一种用于四维跟踪和注射修复土壤及地下水的装置. 实用新型:ZL2018 2 1224432.0, 授权时间:20140430
11. 肖荣波,常春英,邓一荣,吴俭,董敏刚,韩存亮,林龙勇,李洪伟. 污染场地档案管理系统. 计算机软著:2016SR133927,授权时间:20160406
12. 肖荣波,常春英,董敏刚,邓一荣,吴俭,韩存亮,林龙勇,李明超,刘丽丽. 污染场地排查环境风险分类管理系统.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16SR129052,申请时间:20160406
13. 广东工业大学,基于图像识别的城市社区鸟类多样性识别系统V1.0. 软著:2022SR1075729,授权时间:20220515
14. 广东工业大学,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溯源系统V1.0. 软著:2022SR1254710,授权时间:2022006
15. 广东工业大学,基于机器学习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系统V1.0. 软著:2022SR1295655,授权时间:20210403
16. 广东工业大学,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城市社区植物多样识别系统V1.0. 软著:2022SR1302714,授权时间:20220501
17. 广东工业大学,基于深度学习的场地土壤重金属空间模拟软件V1.0. 软著:2022SR1295323,授权时间:20210909
18. 广东工业大学,基于细粒度图像识别的土壤类型识别系统V1.0. 软著:2022SR1295324,授权时间:20210517
十、 主要论文
出版专著2、译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SCI论文35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78篇。
1. 肖荣波,李智山,吴志峰,等.珠三角区域城市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科学出版社,2017.
2. 肖荣波,吴志峰,詹庆明,等(主译).城市遥感:城市环境监测、集成与建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 蔡云楠,肖荣波,艾勇军,李晓晖.城市生态用地评价与规划.科学出版社,2013.
4. Xiao R*, Zhong J, et al. An Innovative Framework for Urban Allergenic Risk Assessment: Perspectives from Hazard to “Hazard-Exposure-Vulnerability” .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25, 271, 112507.
5. Junhong Zhong, Rongbo Xiao*, Peng Wang*, Xiaojun Yang, Zongliang Lu, Jiatong Zheng, Haiyan Jiang, Xin Rao, Shuhua Luo, Fei Huang. Identifying influence factors and thresholds of the next day’s pollen concentration in different seasons using interpretable machine learning.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5(935): 173430-173443.
6. Deyu Duan, Peng Wang*, Xin Rao, Junhong Zhong, Meihong Xiao, Fei Huang, Rongbo Xiao**. Identifying interactive effects of spatial drivers in soil heavy metal pollutants using interpretable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5(934): 173284-173295.
7. Guo, Hongxu, Fan Wu, Kai Yang, Ziyan Yang, Zeyu Chen, Dongbin Chen, and Rongbo Xiao*. 2024. Sentinel-2 Multispectral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Retrieval of Soil Cu Content Changes at Different pH Levels. Agronomy, 2024, 14(10): 2182-2200.
8. Meili Xu, Rongbo Xiao*, Chuang Mei, Jun Chen , Qiqi Huang, Fei Huang*, Mengting He. Rice husk biochar reduces Cd availability by affecting microbial community activity and structure in Cd‑contaminated soils.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 2024, 24: 1764-1776.
9. Zilin Zhao, Fei Huang, Zetian Liu, Jiexin Yang, Yishuo Wang, Peng Wang, Rongbo Xiao. Quantification adsorption mechanisms of arsenic by goethite-modified biochar in aqueous soluti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3, 30(30): 74791-74807.
10. Tang, Rongbo Xiao*, Bohua Ling, Peng Wang, Jiatong Zheng, Fei Huang, Weizhan Liu. Prediction of Cr and Ni contents in soil from hyperspectral data combined with Al-Fe miner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23, 44(8): 2781–2797.
11. Jiatong Zheng, Peng Wang*, Hangyuan Shi, Changwei Zhuang, Yirong Deng, Xiaojun Yang, Fei Huang, Rongbo Xiao*. Quantitative source apportionment and driver identification of soil heavy metals using advanced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3, 873: 162371-162380.
12. Hangyuan Shi, Peng Wang*,Jiatong Zheng , Yirong Deng , Changwei Zhuang ,Fei Huang , Rongbo Xiao*.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for identifying contributing factors of soil trace metal pollution using Geodetector and spatial bivariate analysi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3, 857:159636-159646.
13. Meili Xu, Weijie Dai, Zilin Zhao, Jiatong Zheng, Fei Huang*, Chuang Mei, Shuting Huang, Chufan Liu, Peng Wang, Rongbo Xiao*. Effect of rice straw biochar on three different levels of Cd-contaminated soils: Cd availability, soil properties, and microbial communities, Chemosphere, 2022, 301: 134551-134560.
14. Shuting Huang, Fei Huang*, Xiaojun Yang, Rongbo Xiao *, Yunze Wang, Meili Xu, Yuxuan Huang, Hangyuan Shi and Peng Wang.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Metal Content and Soil Particle Mass to Health Risk of Chromium-Contaminated Soi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 19(9): 5253-5265.
15. Liu, Qianjun*, Chen, Zhaowei, Tang, Jiepeng, Luo, Jiayi, Huang, Fei, Wang, Peng, Xiao, Rongbo*. Cd and Pb immobilisation with iron oxide lignin composite and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response in soil.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2, 802: 149922-149932.
16. Chufan Liu, Rongbo Xiao*, Fei Huang, Xiaojun Yang, Weijie Dai, Meili Xu.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and health risks of edible amaranth under simultaneous stresses of lead from soils and atmosphere.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21, 223: 112543-112552 .
17. Weijie Dai, Meili Xu, Zilin Zhao, Jiatong Zheng, Fei Huang*, Heng Wang, Chufan Liu, Rongbo Xiao*. Characteristics and quantification of mechanisms of Cd2+ adsorption by biochars derived from three different plant-based biomass. Arab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2021, 14(5): 103119-103129.
18. Heng Wang, Fei Huang*, Zi-Lin Zhao, Ren-Ren Wu, Wei-Xin Xu, Peng Wang, Rong-Bo Xiao*. High-efficiency removal capacities and quantitative adsorption mechanisms of Cd2+ by thermally modified biochars derived from different feedstocks. Chemosphere. 2021, 272: 129594-129607.
19. Fei Huang, Si-Ming Zhang, Ren-Ren Wu, Lu Zhang, Peng Wang, Rong-Bo Xiao*. Magnetic biochars have lower adsorption but higher separation effectiveness for Cd2þ from aqueous solution compared to nonmagnetic biochar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21, 275: 116485-116495.
20. Chufan Liu, Rongbo Xiao*, Weijie Dai, Fei Huang, Xiaojun Yang. Cadmium accumulation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Amaranthus tricolor L. under soil and atmospheric stresse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1, 28(11): 14041-14053.
21. Huang, F., Zhang, L., Wu, R.R., Zhang, S.M., Xiao, R.B*. Adsorption behvior and relative distribution of Cd2+ adsorption mechanisms by magnetic and nonmagnetic biochars derived from chicken manure.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0, 17, 1602-1618.
22. Huang, F., Gao, L.Y., Wu, R.R., Wang, H., Xiao, R.B*.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adsorption mechanisms for Cd2+ by silicon-rich biochar. Sci. Total Environ, 2020, 731: 139163-139174.
23. Huang, F., Li, K., Wu, R.R., Yan, Y.J., Xiao, R.B*. Insight into the Cd2+ biosorption by viable Bacillus cereus RC-1 immobilized on different biochars: roles of bacterial cell and biochar matrix. J. Clena. Prod. 2020, 272: 122743-122755.
24. Quanfa Zhong, Qintie Lin⁎, Runlin Huang, Hengyi Fu, Xiaofeng Zhang, Haoyu Luo, Rongbo Xiao*. Oxidative degradation of tetracycline using persulfate activated byN and Cu codoped biochar.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0(380): 122608-122617.
25. Sheng-xiang Yang, Bin Liao, Rong-bo Xiao*, Jin-tian Li*. Effects of Amendments on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Enzyme Activity and Nutrient Accumulation after Assisted Phytostabilization of an Extremely Acidic Metalliferous Mine Soil. Applied Sciences, 2019, 9(8): 1552-1563.
26. XIAO Rongbo*, Hongze Huang; Xiaonuo Li, Weiping Chen, Yirong Deng, Cunliang Han. Lime and Phosphate Amendmen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Uptake of Cd and Pb by Field-grown Rice. Sustainability, 2017, 9(3): 430-439.
27. 郭洪旭, 王龙, 杨凯, 吴凡, 邓一荣, 唐长城, 陈志良*, 肖荣波*. 土壤Cr含量高光谱反演模型组合优化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4, 44(11): 3273-3279.
28. 肖荣波, 叶梓轩, 岑渝华, 林声伟, 胡珂, 翁雷霆, 饶欣, 黄飞, 王鹏*. 声景生态学中的监测时空尺度及其选择. 生态学报,2024,44(20):9159-9172.
29. 岑渝华, 王鹏, 黄飞, 钟俊宏, 叶梓轩, 林声伟, 胡珂, 翁雷霆, 胡志文, 肖荣波*. 不同植被类型的城市绿地声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生态学报, 2024, 44(15): 6540-6553.
30. 黎紫珊,胡志文,梅闯,白晋晶,曾艳,肖荣波,王鹏,黄飞*. 稻秆生物炭和蜡状芽孢杆菌联合对土壤重金属形态转化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环境工程, 2024, 42(10): 165-176.
31. 胡珂*, 柳思铭, 宋晓静, 陈黛眉, 刘均林, 高志伟, 肖荣波. 湖南长沙发现库页岛柳莺. 动物学杂志, 2023, 58: 1-2.
32. 修晨, 罗紫璇, 刘千钧, 肖荣波, 屈明*, 华国栋, 刘曼红. 广东省湿地生态监测站现状与管理对策. 林业建设, 2023, 41(05): 34-39.
33. 何梦婷, 肖荣波*, 黄飞, 王鹏, 王韵泽, 罗树华, 杨洁鑫, 徐美丽. 抗坏血酸改性纳米硫化亚铁对水体Cr(Ⅵ)的还原特性及机制. 环境科学学报, 2023, 43(02): 61-72.
34. 郑家桐, 王鹏*, 石航源, 肖荣波, 邓一荣, 庄长伟. 基于CatBoost模型和SHAP解释方法的土壤重金属影响因素与程度定量分析. 环境科学学报, 2023,43(03): 448-456.
35. 黄俣轩, 黄飞, 胡志文, 赵梓霖, 王鹏, 肖荣波*. 大气湿沉降下油菜体内铅的形态累积及氧化胁迫效应. 生态学报, 2023, 43(19): 8066-8075.
36. 白皓天, 胡珂, 余上, 刘阳, 肖荣波, 刘文华, 莫建平, 汤腾, 谭陈. 鸟类的“黎明合唱”声纹监测探秘南岭国家公园. 森林与人类, 2023, (04): 64-75. 不是北大核心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37. 阎秀铭, 罗家仪, 刘千钧*, 陈志良, 肖荣波. 铁基复合材料对土壤Cd-As的同步稳定化. 环境科学学报, 2023, 43(07): 339-347.
38. 张琼悦,邓卓迪,胡学斌,丁志锋, 肖荣波, 修晨, 吴政浩, 汪光, 韩东晖, 张语克, 梁健超*, 胡慧建*.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化进程对区域内鸟类分布及栖息地连通性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 2023, 31(03): 72-84.
39. 石航源, 王鹏*, 郑家桐, 肖荣波, 邓一荣, 庄长伟. 中国省域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分区管控对策. 环境科学, 2023, 44(08): 4706-4716.
40. 岑渝华, 王鹏, 陈庆春, 张承云,余上, 胡珂, 刘阳, 肖荣波*. 城市绿地动物声景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生物多样性, 2023, 31(01): 43-57.
41. 黄淑婷, 肖荣波*, 黄飞, 徐美丽, 黄俣轩, 石航源, 王鹏. 土壤不同粒级中Cr(Ⅵ)生物可给性及健康风险. 生态毒理学报, 2023, 18(01): 405-414.
42. 赵梓霖, 王璋强, 王锐, 黄俣轩, 郑家桐, 石航源, 肖荣波, 卢桂宁, 黄飞*. 电子垃圾拆解区不同用地类型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与风险评价. 环境工程学报, 2022, 16(04): 1294-1302.
43. 罗炳圣, 林龙勇, 邓一荣*, 肖荣波, 韩存亮. 干旱区排土场重金属污染评价及生态损害估算研究——以某煤矿排土场为例.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2, 47(01): 174-179.
44. 李永洁, 王鹏, 肖荣波*.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国际经验借鉴与广东省实施路径.生态学报, 2021, 41(19): 7637-7647.
45. 徐美丽, 陈永光, 肖荣波, 梅闯, 戴伟杰, 王鹏, 黄飞*. 生物炭对土壤有效态重金属的作用机制进展. 环境工程, 2021, 39(08): 165-172.
46. 高中原, 肖荣波*, 王鹏, 邓一荣, 戴伟杰, 刘楚藩. 融合自然-人为因子改进回归克里格对土壤镉空间分布预测. 环境科学, 2021, 42(01): 343-352.
47. 修晨, 肖荣波*, 陈三雄, 张晖. 国内外主要湾区生态系统特征、修复理论与技术模式. 生态学报, 2020, 40(23): 8377-8391.
48. 刘楚藩, 肖荣波*, 黄飞, 戴伟杰, 高中原, 徐美丽, 温小情. 土壤与大气双重胁迫下苋菜幼苗对铅的累积与生理响应. 生态学报, 2020, 40(24): 9174-9183.
49. 庄长伟, 肖荣波*, 黄柳菁, 罗造, 曹兴兴. 广州市中心城区不同绿地类型植物种类构成差异研究.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0, 45(09): 152-155.
50. 杨子鹏,肖荣波*,陈玉萍,韩存亮,刘楚藩,高中原,黄淑婷,戴伟杰.华南地区典型燃煤电厂周边土壤重金属分布、风险评估及来源分析.生态学报, 2020, 40(14): 4823-4835.
51. 邓一荣, 陆海建, 董敏刚, 程洲, 庄长伟, 肖荣波*, 钟音, 彭平安. 粤港澳大湾区典型化工场地苯系物污染特征及迁移规律, 环境科学, 2019, 40(12): 5615-5662.
52. 常春英, 董敏刚, 邓一荣*, 肖荣波*, 刘丽丽. 粤港澳大湾区污染场地土壤风险管控制度体系建设与思考, 环境科学, 2019, 40(12): 5570-5580.
53. 李洪伟, 邓一荣*, 肖荣波, 陆海建. 固化稳定化技术修复汞污染土壤的中试试验研究.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9, 41(10): 1156-1159.
54. 郭洪旭, 肖荣波, 李晓晖, 梁颢严, 周健.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碳排放评估. 城市规划, 2019, 43(09): 86-94.
55. 邓一荣, 刘丽丽, 李韦钰, 杨子鹏, 肖荣波, 彭平安. 基于健康风险评估的棕地再开发利用控规优化研究. 生态经济, 2019, 35(08): 223-229.
56. 赵慧, 何博, 王铁宇* , 孟晶, 肖荣波* , 刘胜然, 周云桥, 史斌. 我国南方典型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源汇关系分析, 环境科学学报, 2019, 39(07): 2231-2239.
57. 刘胜然, 王铁宇*, 汤洁, 孟晶, 何博, 赵慧, 肖荣波*. 典型城市单元的土壤重金属溯源方法与实证研究. 生态学报, 2019, 39(04): 1278-1289.
58. 何博, 赵慧, 王铁宇, 孟晶, 肖荣波*, 刘胜然, 周云桥, 史斌. 典型城市化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空间特征与风险评价. 环境科学, 2019, 40(06): 2869-2876.
59. 江海燕*, 肖荣波*, 梁颢严, 姚江春, 李智山. 城乡开放空间系统协同型规划方法与实践-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 城市规划, 2018, 42(08): 44-50.
60. 吴俭, 邓一荣*, 林彰文, 肖荣波, 苏嘉韵. 广州市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对策研究.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8, 43(12): 6-9.
61. 常春英, 吴俭, 邓一荣, 肖荣波*, 李芳柏, 魏旭. 中国土壤污染防治地方立法思路与探索——以广东省为例. 生态环境学报, 2018, 27(11): 2170-2178.
62. 林挺, 肖荣波, 罗飞. 污染场地蒸气入侵风险评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环境工程, 2018, 36(01): 275-280.
63. 邓一荣, 赵璐, 苏雅玲*, 钟音, 彭平安, 肖荣波. TiO2纳米管对水源水中MC-LR的光催化降解. 中国环境科学, 2018, 38(07): 2498-2504.
64. 吴俭, 邓一荣*, 肖荣波, 谭海剑. 当前我国污染地块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8, 30(03): 1-3.
65. 韩存亮, 黄泽宏, 肖荣波*, 邓一荣, 余晓华. 粤北某矿区周边镉锌污染稻田土壤田间植物修复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 2018, 27(01): 158-165.
66. 黄柳菁, 林欣, 刘兴诏, 庄长伟, 肖荣波. 广东不同林龄乔木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7, 37(06): 91-98.
67. 吴志峰, 肖荣波. 珠三角城市生态空间研究. 城市观察, 2017(03): 16-18. 书
68. 黄柳菁, 张颖, 邓一荣, 林丽丽, 刘兴诏, 肖荣波*. 城市绿地的碳足迹核算和评估——以广州市为例.林业资源管理, 2017(02): 65-73.
69. 王刚, 张秋平, 郑海金, 杨洁, 肖荣波. 1987–2013年江西省水土流失趋势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 生态科学, 2017, 36(03): 115-120.
70. 王慧, 江海燕, 肖荣波*. 城市棕地环境修复与再开发规划的国际经验. 规划师, 2017, 33(03): 19-24.
71. 吕明超, 肖荣波, 徐梦劼, 董敏刚, 邓一荣, 宋静, 林龙勇, 韩存亮. 土壤重(类)金属消解方法的研究进展.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7, 29(01): 6-10.
72. 刘琳, 刘京, 肖荣波, 李智山, 饶峻荃, 陈昕. 控规阶段的城区热环境评估分析软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7, 49(02): 92-97.
73. 梁颢严, 肖荣波*, 孟庆林. 城市开敞空间热环境调控规划方法研究——以广东南海为例. 中国园林, 2016, 32(12): 86-91.
74. 吴亚华, 肖荣波*, 王刚. 城市绿地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生态学报, 2016, 36(22): 7462-7471.
75. 常春英, 肖荣波*, 章生健. 城市工业企业搬迁遗留污染场地再开发环境管理问题与思考. 生态经济, 2016, 32(08): 191-195.
76. 孙铁钢, 肖荣波, 蔡云楠, 王耀武,吴昌广*. 城市热环境定量评价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应用生态学报, 2016, 27(08): 2717-2728.
77. 梁健超, 丁志锋, 肖荣波, 邹洁建. 胡慧建*. 基于物种运动路径识别的动物通道选址——以武深高速为例. 生态学报, 2016, 36(24): 8145-8153.
78. 徐志伟, 肖荣波*, 邓一荣.广州海珠湖城市湿地CO2通量特征.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6, 22(01): 13-19.
79. 梁健超, 丁志锋, 肖荣波, 邹洁建, 胡慧建. 基于物种运动路径识别的动物通道选址——以武深高速为例. 生态学报, 2016, 36(24): 8145-8153.
80. 邓一荣, 肖荣波*, 周健. 低碳生态社区的改造思路与重点改造领域——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七研究所社区为例.规划师, 2015, 31(S2): 147-151.
81. 邓一荣, 林挺, 肖荣波*. EKR-PRB耦合技术在污染场地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环境工程, 2015, 33(10): 152-157.
82. 邓一荣, 肖荣波*, 黄柳菁, 胡慧建, 李智山, 丁晓龙. 城市生物多样性恢复途径与实例研究. 风景园林, 2015(06): 25-32.(2015-06-25)
83. 黄柳菁, 肖荣波*, 李智山. 在ArcGIS支持下的广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规划. 中国园林, 2014, 30(10): 98-101.